动植物油含量的测定不仅用于环境监测(如地表水、工业废水),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、农业、石油化工等领域。动植物油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光度法、红外分光光度法、荧光法、气相色谱法等多种技术手段,具体选择取决于样品类型、检测需求以及实验条件。
1.红外光度法
红外光度法是目前测定水中动植物油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。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四氯乙烯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,通过硅酸镁吸附去除极性物质后,测定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吸光度,再根据公式计算动植物油含量。
优点:操作简单,结果准确,适用于多种水体(如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工业废水等)。
2.红外分光光度法
红外分光光度法是红外光度法的一种改进形式,能够更精确地测定水样中的动植物油含量。其特点包括无需标准曲线、无需调零点和定标,直接测量样品。
优点:快速、高效,适合现场检测。
3.荧光法
荧光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特定荧光物质的强度来测定动植物油含量。该方法灵敏度高,但需要特定的荧光探针。
优点:灵敏度高,适合低浓度样品检测。
4.气相色谱法
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润滑油中添加的动植物油含量测定,通过分离不同组分并检测其浓度来计算总含量。
优点:准确度高,适合复杂样品分析。
5.其他方法
卡尔费休法:用于测定动植物油脂的水分含量,间接反映油脂的质量。
浊度法:适用于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的磷脂含量。
重量法:通过蒸除溶剂后称重计算油类含量,适用于实验室精密分析。
6.水体动植物油含量的范围
在不同水体中,动植物油含量的范围差异较大。例如:
城市生活污水中动植物油含量为0.43mg/L至2.17mg/L。
食品工业废水中含量可达4.35mg/L至19.3mg/L。
工业废水中动植物油浓度通常在0.6t/a至2mg/L之间。
特定污水处理站的动植物油含量为8.53mg/L。
屠宰废水中的动植物油含量为50-200mg/L。